著名艺术家岳增光在接受许先网采访。
“绘画创作要有时代感,一幅没有时代感的绘画,尽管颜色、构图等笔法俱佳,也不会成为一件好作品。”著名艺术家岳增光2017年5月19日在许先网采访时如是说。
岳增光,字明觉,1966年生于豫东平原,15岁开始发表、出版连环画和插图作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山花碧涧》 68cmx68cm
岳增光先生喜欢元代的文人画,说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遗貌取神。所以古人讲:“意足不求颜色似,一字不出也是佳。”不过,他认为,这种说法有些绝对化了,文人画并不是不注意形似的,再加上诗词抒怀,元代的文人画从各方面都在营造着艺术意境和高尚的情操。对于职业画家来说,学宋人失之匠气、学元人失之野气的说法,前人陈洪绶的观点是:“穷究宋画的源头,用唐人的气韵,改造宋人的板刻,用宋人的理法,来把握元人画法和表现其精神品格。”岳增光先生并不敢苟同宋人刻板说,“宋人绘画刻板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宋朝是我国绘画时代的一个高峰,从技法和意境上讲是比较成熟的一座高峰。隋唐的时候,中国绘画虽然水平很高,但他的绘画和全面性不如宋代。因为宋代皇帝赵佶很喜欢绘画,所以两宋时期的绘画水平是不可逾越的。陈洪缓所说宋代绘画刻板是因为他的绘画风格与宋代普遍画风拉的很开,风格不一样,如果他是学宋代的绘画风格他可能就没这么大的名气了。”岳增光先生如是说。
《深谷湿云》 68cmx68cm
宋代最出名的画就是《清明上河图》,在故宫展览原作时岳增光先生去过。他说,其实《清明上河图》原件很小,上边的物件却画的那么的工细,人物形态和神态各异,整个画面画的是宋城汴梁的一个景色,记录着汴京当时的市场及生活场景。现在,开封市根据《清明上河图》建了个清明上河园,据说很有当年的气势和韵味。
《石壁千峰》 68cmx68cm
画画必须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自己的风格。一个人如果格调高的话,他的绘画格调就很高,如果一个人格调不高,他的绘画作品上的格调也不会高。在他认为,一种绘画的好坏唯一的标准是它的格调,这就是画如其人的最佳诠释。
《桃源仙境》 68cmx68cm
格调就是个性,就是作品曾现出来的特色与大众不一样的东西。那么,岳增光先生在作品上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格调呢?是线描后的大青大绿之山水,是用线条勾勒出的山涧之长溪,野亭之风光,晨染之大川。一座山岭,在他眼里就是一根根线条排列出来的耸立绝壁,那壁在不同方向被皴出的动态感令人生畏。每座山的平顶上干干净净,又绵延如径。变化无穷的几何体上,用线条勾勒出的透视感觉,涧峰分明,高低有致,又层次递进。在他的画中,鬼斧神工的雕凿造型,顶天立地,意欲九天揽月,呼风唤雨。在布色上,有的石青淡渲,有的朱砂轻施,简洁明快的整张布局,彰显着雅致与青翠,古朴与清爽,如蓬莱仙境般的幽靜里,曲径通幽,远处的山顶上抑或半山间、奇峰处,一处寺院夺目入眼,正是寂空好听鸟,山翠放眼享。近处几许赭石渲染过的树干和残叶,悬在雾岚的幕中,时隐时现,更烘托出这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空旷,极目的自由让人心生诗意,句句关情,呐喊着与蓝天共享这瑶池般的仙境。有的绘画岳增光先生整幅施丹,一片通红,那平平的山头和那笔直的山崖构成一幅幅美妙的故事,说着春曦的艳丽,夏日的风浪,秋之妖冶,冬之素妆。参差不齐的石峰,巍峨,突兀,唱着久远的歌腔,召唤的希冀,还有那有待诗的远方----
《石涧鸣琴》 68cmx68cm
在采访中,知道他从小为了临摹连环画经常奔波文化馆,看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籍。后来,县里举办美术学习班,他积极报名,参加了几个月的规范学习,正式步入了画画路上。“画画没有捷径可走,但必须有天赋。有的人画一辈子都画不出来,有的人很聪明,他付出的并不多,却出名了。如齐白石老先生,他近50岁时才开始学画画,一举成为中国绘画界的大师。又如明代的仇英,原是漆匠,经过大量的临摹宋代绘画后,他的绘画成就非常巨大,成为一代典范,画界精英。”岳增光先生直抒绘画经历与前人的学业经验与教训。他大量地阅读绘画造型书籍,越是专研其中,越感觉绘画知识的不足,学习绘画技能和提高自己综合知识的积储成了他刻苦奋斗的唯一理由,经过苦心专研和临摹前人的精品,他终于进入的国家级美术院校学习,成就了今天的一番事业。
《岩洧真逸》 68cmx68cm
在许先网,岳增光先生还就当代书画中的创新、现状、中西画法,以及现代艺术现象中市场的表现形式等等问题回答了笔者提问,并现场创作国画《墨竹图》一幅。
采访结束后,岳增光先生创作《墨竹图》一幅。
《银河天降》 68cmx68cm
《风壑云壁》 68cmx68cm 2016年 纸本设色
《流云飞瀑》 68cmx68cm 2016年 纸本设色
《清波击石》 68cmx68cm 2016年 纸本设色
《急湍穿云》 68cm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