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元:用油彩泼出的“大山大水”之大美

时间:原创专稿

  【许先专稿】“在我的画里,绝对是与现实拉开了距离。我画里的山不是具体的山,不是具体的水。我画的是大山大水,是广义上的大山大水,山处不应该有房子,不应该有水,不应该有人间烟火,应该是画家心中一种理想的虚无,一种崇高的境界!”2017年2月13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吕中元先生在白云观参观《白云酉福 喜迎新春——名家书画邀请展》之后,在接受许先网采访时,就自己对美术创作所遵循的原则说出的一段精辟总结语。
  这是人们度过元宵节的第一天,在许先网与白云观共同举办的《白云酉福 喜迎新春——名家书画邀请展》现场,比之春节期间的参观者少了一些。下午,在相对安静的白云观云集山房院内迎来了吕中元教授、北京许先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占林,以及白云观监院李信军等一行。他们进入展场后,依序逐幅欣赏展出的书法与绘画作品。当进入云集山房展室时,吕中元教授的两幅油画撩眼而出。他手指西侧墙上的画说道:“这幅画的上边画了天空,天空上有一块红云,地上画了一洼水,寓意来年风调雨顺,鸿运当头。”在白云观LED大型屏幕前,吕教授伫立良久,看着许先网“全国书画名家春联视频拜年活动”中自己的纪录片,面对炙热如火的屏中画面,他似有无限感概。
  之后,吕中元教授接受了许先网的采访。他首先对这次自己作品能参加《白云酉福 喜迎新春——名家书画邀请展》,并能在春节期间与这么多的观众见面表达对许先网许总和白云观监院李信军先生的感谢之情。当问到他的作品创作过程时,兴奋地说:“我的绘画就是想通过流淌的油彩表达天空与大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人是主要的活动者,人的劳动就是创造财富,从而得到自己幸福的感觉。表现他们,就是要表达一种对幸福的完美追求,对大地的赐予给予充分的表现。”
  故土风景  造就了他的审美幼年
  如果说他的理念塑造了他的作品品格,那么,他的审美则源于他从小生长的故土。
  长江,这条哺育着中华儿女的生命之河,浪花淘尽英雄,也创造了美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致描写,至今让国人憧憬与向往。而吕中元教授正是出生于这个挽裤濯足、青翠满山的江边城市武汉,从小就受到自然景色的熏陶。在他的记忆里,要将这山水可掬的景象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出来,一直萦绕在他幼小的心中。

  他每每看着春汛夏潮、日出日落的色彩变幻,一次次刺激着他对表现山河景色的激动。正像他说的那样:“长江与我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经历,从小就对身边的风景着迷,故土的自然美启蒙了我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为了心中持久的追求,几多敲心自问后,他执着地离开了故土,开始寻找能表达这美好景色的艺途。于是,他考取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学院),并于1983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为详尽了解外国艺术的表现形式,1987年他奔赴东瀛留学,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攻读环境设计研究生,紧接着,又用三年的时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攻读美术教育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传媒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中俄油画协会副主席。
作画中的吕中元教授。
        博采众长   成就他中西方交融的绘画品格
  吕中元教授的大学生活和国外研读阅历,无疑给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极宽视野。他在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底蕴里,寻觅东方和西方油画艺术融合的交集。吕教授说:“融合就是创新,就是取舍,就是自我否定。我不满足传统的绘画技巧,于是自己否定了,就去专研外国的绘画技法。我的画风与别人之所以不一样,就是因为我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也学习了外国的油画技法,又学了设计美学,然后到美国、北欧、东欧等,又了解了他们当代的艺术风格,并把这些信息采来之后,多加利用,形成自己的绘画技巧——油画泼彩。”吕教授的画充满了东西方画技,也有不少设计理念显示其中。首先在构图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他采用的不是西方油画的焦点透视,而是东方的散点透视,用色的手段上也是东方和西方画法的综合体,他将特殊材料参与油彩里,根据预先的设计泼到画布上,吸取中国画的泼墨技法,但在个别处,又很清楚的看到他在用笔涂色,采用西方油画的画法,抹色厚重,以期达到他内心深处想要的那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极强的光和环,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塑造,大自然也就有了在他意识里的质感,呈现出科学般的梦幻图像。

  特殊的构图,特殊的材料,特殊的绘画技巧,铸就了吕教授的绘画风格,展现出他的禅宗理念和精神意境,将形式的写实与装饰,色彩的张力与思想的高度紧紧地融为一体,使画作呈现出充满东方理想的幽远意境和西方神秘的艳丽材质,从而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在他的《乡愁赋》作品里,使用这种中西融合的手段表现出来的主题意识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这幅画里,斑斓艳丽的色彩如长江水柱般喷涌而出,似浪花拍打着惊心的堤岸,熔金的黄色犹如地下蓬勃欲出的烈火,摧枯拉朽般燃烧于天地之间,像惊雷发聩于人耳,如烈马狂奔于大漠。也许这就是他对乡愁具象的理解和表达,一个游子对长江母亲思念的奢望。《乱云飞》和《红山谷》作品,是他力求表现出自然界的又一种意向,是一种浓缩的、象征性的造型,呈现出奔放而有力量的状貌,更是将远古时光的单纯与静穆显现在观众面前。画中的深红色和黄色交叉于天地之间和山峰之谷,流动的光环视觉效果催生出仙境般的阆苑气势,在中国水墨画的泼彩和西方油画的涂彩撞击下,犹如一场交响乐符号,滚滚不息,如诉如泣,呼喊着苍茫与野性,昭示着追求与希冀!

  为此,他的学生黄晓宁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吕老师把画面质感和画面写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大气磅礴。他的画似首诗,也像首交响乐,这种东方和西方画面融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有一种金属般的节奏在其中,而且是扑面而来,应接不暇,强迫你去接受它的狂想与宣泄。除此之外,你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它的诱惑!”
  不忘“根”本   铸就一方神韵
  在吕中元教授的画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好多中国水墨画的用技因素。怎么才能博采传统之长,兼得西画之术,是一位画家面临着重大抉择,也是一位画家受艺术品位决定的表象。正如吕教授所说:“学什么东西都得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传统,你如没有传统技法的根,你的创新从何而来?所以说,没有传统就没有了根,我们一定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融合。又因为我们是时代的人,你的绘画形式、绘画语言也必须是渐进式的。为了让世界接受你的绘画成果,我们就必须创新,必须学会融汇贯通,最终还是来自东方传统艺术下产生的哪一种世界都能接受的形式,这应是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吧。”他的这种观点和笔者前段时间采访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两个人都有着在欧洲、日本学习、探讨的经历,都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基础,都在这个“根”上做文章,然后开始自己的创新蜕变。
       细读吕中元教授的作品,总觉有一种情愫在心中荡漾,那一笔笔轻抹,是用巴山夜雨浇育出来的时代新葩,那一碗碗泼彩,是用楚辞的铿锵踏醒了笔下的火焰,是用纯雅浑厚尽兴地表达着“大山大水”的热烈和粗狂,是用西方色彩的跳跃和东方色彩的沉稳,激发着胸中的恢弘大气,以饱和的色彩和现代形式,勾勒出意境中的神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家骝如此评点吕中元先生的画:“他带着一种东方情怀去画自己热爱的山水。西方也有很多风景画家,但他们画出来的风格都是一样的,而吕教授画出来的风景格调却不一样,对比可知,吕教授的画完全是东方人的情怀,准确的说,完全是中国人的情怀,在他的画中,都能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对大山大水那种博大的胸怀与仰慕!”也许这就是吕中元先生用中国传统的“根”,经过嫁接而哺育出来的独特绘画元素吧。

            艳而不妖  诠释色彩的真谛
  构图平衡了视觉感知,而色彩则滋润了美的律动。在西方,油画是一笔一笔画到画布上的,而吕中元教授则是将油彩稀释后泼到画布上的。他有自己一套用色法则,“我喜欢使用冷暖颜色,甚至是对比色,包括黑白对比,有时根据画面安排,用纯色对比。但有一条,这些颜色用在画上不能让人家看着不舒服,不和谐。我的经验就是用大量的灰色调,你将灰颜色使用好了,你的纯色就好看了。”吕中元教授认真地说。正是这些经验之谈渲染了他在绘画作品中的绚丽多彩而不妖冶厌人,粗狂之中,定有细致入微之处,每幅绘画展示给人们的是狂放而奋进,炙情又热烈。
  在一次他的国外个人画展中,他看到好多外国同行们在画前驻足良久而不愿离开,走近问后才知道,他们在仔细琢磨画面上那些艳丽的色彩构成,在琢磨东方人审美的标准、审美的情怀和意境。有的说用色特别漂亮而且大胆,那是东方人用色的张力呈现,也是中西方交融的具体展示。但他们接受这样的创新,而且很喜欢这样的绘画技法和绘画形式,这个展览受到了所在国美术界人士的好评,吕中元教授也为我国艺术界赢得了荣誉!

  吕中元教授用油彩泼出的“大山大水”,展示出他对生活的深厚感念和与西方表现形式的高度融合,他的作品在白云观《白云酉福 喜迎新春——名家书画邀请展》期间那么的受到观众们的热捧与称赞,绝对与他的这种绘画技巧密不可分的。
  艺术不分国界,而绘画的“根”只有一个,那就是传统。传统在吕中元教授的笔下永远是创新、唯美、永不停歇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终将促使他在世界艺术巅峰上,重重的抹下一笔灿烂而独特的东方“大山大水”之大美!

分享到:

版权所有:2019©许先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6716号    京ICP备16014506号